首页 >综合 > > 正文

实时:四个70岁老人的推理俱乐部

2023-03-11 10:40:30 来源:北京晚报

作者:陆烨华

提到经典的推理小说,很多人往往会想到柯南·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,或者阿加莎·克里斯蒂所描绘的无人孤岛、豪华渡轮和东方快车。


(资料图)

这些传统的英式推理最辉煌的时间是在一百年前,此后推理小说经历了多种流派更迭、审美旨趣变化,从硬汉派到社会派,再到新本格派的崛起,其中细小分支无数,“黄金时代”的奇迹已几乎无法复制了。然而,随着一本书的出版,“英式推理”这个词连同“重回黄金时代”的愿望再次火了起来。这就是2021年4月由接力出版社引进的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。

该系列出版一年半以来,占据《星期日泰晤士报》畅销书榜第一名长达六十周之久,不仅受到英国本土读者欢迎,也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,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这本书的版权,全球销量突破500万册。

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,让传统英式推理重新回到读者的视野呢?答案很简单:“古典内核”加上“新时代包装”。

四位平均年龄77.5岁的老人,生活在英国一个乡村高档养老院内。这四位老人曾经都有不平凡的人生,所以面对看似无聊的老年生活,他们想要寻求一些刺激。

于是,他们每周四定期组织聚会,研究现实中警方未破的悬案,故名“周四推理俱乐部”,而就在他们以此为乐的时候,身边真的出现了谋杀、间谍、贩毒等重大案件。

以上是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的故事背景,可以看出,它的底料是纯粹的英式推理小说逻辑,同时又辅以多款别开生面的小料作为调味。

书名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,很显然出自阿加莎·克里斯蒂著名短篇集《死亡草》中的“周二晚间俱乐部”。同样是一群人定期聚会,聚会主题就是破解谜案。而《死亡草》的主角是阿加莎笔下另一位著名侦探,居住在圣玛丽米德村的精明老太太——马普尔小姐,这也和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中的老年侦探团如出一辙。

英国乡村,是英式推理中最常出现的舞台,那里可以出现关系网络错综复杂的豪华庄园,也可以出现与世隔绝的封闭场所,本格推理和社会派、硬汉派最大的不同是它是局域网,而非互联网,侦探不用满世界跑,只需要在有限的空间、有限的嫌疑人中揪出那个凶手就可以了。

分析完书名和故事背景,我们再来看作品中的“侦探行为”:侦探是“老人”,案件、线索等来源是“旁人转述或阅读报纸”,然后通过“聚会讨论”来得出真相。这些信息都指向一个关键词——安乐椅侦探。

顾名思义,安乐椅侦探是指只需在安乐椅中收集相关信息就可以破案的侦探,因为整个破案过程完全与“行动能力”无缘,所以这种侦探的形象和侦探方式也就非常契合英式推理。如推理史上最著名的“角落里的老人”,就产自英国。

我们会发现,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中的四个老人都是世俗眼光和一般通俗小说中所谓的“弱势群体”,尽管他们中有驰骋风云的前特工,有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都相当充足的心理医生,有聪明的人,也有敏锐的人,但在那些重大的刑事犯罪面前,他们只是行动能力退化的老人。这个巧妙的设定倒是符合阿加莎的侦探趣味:侦探不是披着人皮的猎犬,破案只需要动动灰色脑细胞就行了。

崇尚智力层面的对决,而非行动上的碰撞,就是古典推理小说核心的乐趣。何况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的诡计层面也十分优秀,尤其是系列第二部《活了两次的男人》中,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本格诡计设置上的诚意:伪解答是利用盲点的干净利落,真解答则充满了奎因后期问题的思辨。

可以说,从外包装到实际内容,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都用了一种巧妙又诚恳的方式,来完成一部标准的、成熟的英式推理。

如果在黄金时代,仅仅做到以上这些,就已经是一部不容忽视的作品。但在今天,写出一本标准的、诚意满满的英式古典推理,只是畅销的基础。更重要的,是新时代包装。

在阅读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时,你会发现自己像走马灯一样,欣赏了一遍世界推理小说的发展史。其中有惊险刺激、绝对会被好莱坞喜欢的美式犯罪、谍战桥段,喜欢《007》《谍影重重》等系列的读者会和喜欢舒缓、充满英伦风情的本格推理迷一样喜欢这套书;在悬念推进方面,这套书也不像古典本格那样把谜底全部积攒到最后,而是在前文就给予读者充分的正向反馈,习惯了短视频节奏的现代读者,依然会被哈兰·科本、杰弗里·迪弗等人的犯罪小说吸引,那也一定会被同样节奏感的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所吸引;除此之外,对话的描写是作者的拿手好戏,那些充满人生智慧的可爱人物,频频爆出能让人当作社交网络签名的金句,像极了伊坂幸太郎的风格;最关键的是动机方面,我们发现,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也像东野圭吾一样敏锐地洞察到人性中微小但顽固之恶。

一百年后的今天,读者的见识已经今非昔比,审美的多元化也超出了当时作者的想象,要在今天写出一本畅销全球的小说,那一定是每个点都照顾周到。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就是这样一本能看出来作者使出浑身解数的书,不管你是什么口味的读者,总有吸引你的地方。

当然,对于创作来说,读者的进步也意味着创作难度的升级。《周四推理俱乐部》的成功,似乎在向那些拿“众口难调”当作偷懒借口的作者说:“您看,众口是可调的,只是,需要动动你的灰色脑细胞。”(陆烨华)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   2015-2023 今日劳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